移至主內容

1. 我的物業在2022 年7 月1 日租出,月租是 30,000元。截至 2023 年3 月底,我支付了三季差餉合共 12,000元。2022/23 年度我須繳付多少物業稅?我是否要繳交 2023/24 年度的暫繳物業稅?

1. 我的物業在2022 年7 月1 日租出,月租是 30,000元。截至 2023 年3 月底,我支付了三季差餉合共 12,000元。2022/23 年度我須繳付多少物業稅?我是否要繳交 2023/24 年度的暫繳物業稅?

 $
9 個月租金(30,000元x 9)270,000
減:業主支付的差餉(12,000)
 258,000
減:20%修葺及支出的標準免稅額(51,600)
應評稅淨值206,400
2022/23年度物業稅(按15%徵收)30,960

 

2023/24年度的暫繳物業稅,是按2022/23年度的應評稅淨值計算,但會推算至十二個月,方法如下:

  $
估計全年的應評稅淨值(206,400元 [如上] x 12 / 9)275,200
2023/24年度暫繳物業稅(按15%徵收)41,280

 

稅務局寄給閣下的繳稅通知書將包括以下兩部分:

  $
2022/23年度物業稅30,960
2023/24年度暫繳物業稅41,280
應繳稅款總額72,240

 

2. 我全權擁有的物業以月租30,000元租出,直至租客於2023年5月31日搬走為止。物業空置3個月後再以月租24,000元租出。我可否申請少交一些物業稅(或緩繳或延期繳交暫繳物業稅)?

2. 我全權擁有的物業以月租30,000元租出,直至租客於2023年5月31日搬走為止。物業空置3個月後再以月租24,000元租出。我可否申請少交一些物業稅(或緩繳或延期繳交暫繳物業稅)?

可以。按上述情況,閣下在2023/24年度收取的租金收入會比上年減少10%以上。閣下可以租金收入減少為理由,向稅務局提交少納暫繳稅申請書。

 

閣下必須最遲在暫繳稅到期日的28日前或在相關稅單發出日期後14日內(以較後者為準)向稅務局遞交有關申請書。可緩繳的部分暫繳稅為15,840元(43,200元減27,360元),計算方法如下:

 

 稅單上列明的暫繳物業稅$
評定之評稅值(30,000元x 12)360,000
減:20%修葺及支出的標準免稅額(72,000)
估計應評稅淨值288,000
2023/24年度暫繳物業稅(按15%徵收)43,200

 

修訂後的暫繳物業稅(1/4-31/5/2023及1/9/2023-31/3/2024)$
估計評稅值(30,000元x 2 + 24,000元x 7)228,000
減:20%修葺及支出的標準免稅額(45,600)
估計應評稅淨值182,400
經修訂的2023/24年度暫繳物業稅(按15%徵收)27,360

 

我能否以其他理由申請緩繳暫繳稅?

如符合下列任何一項條件,閣下可在上述期限內申請緩繳全部或部分暫繳物業稅: 

  • 估計於暫繳稅課稅年度的評稅值會比上一年度少10%以上(請參看稅單上列明的數額);
  • 閣下在2023/24年度不再擁有有關物業,故閣下在該年度的租金收入有所減少;
  • 閣下已在暫繳稅課稅年度選擇個人入息課稅,並可能因而此減低稅款總額;或
  • 閣下已就上年度的物業稅評稅提出反對。

 

1. 我和三名兒子聯權擁有一個物業(俗稱「長命契」),我應怎樣填寫我所佔的業權份數?

1. 我和三名兒子聯權擁有一個物業(俗稱「長命契」),我應怎樣填寫我所佔的業權份數?

閣下物業的總業權為100%而平均分攤予每位業主,即每人佔25%。

 

請注意,聯權業主(長命契)的業權是按業主的數目而平均分攤(參考上述例子),但分權業主的業權則未必一定按業主數目而平均分攤,例如閣下可擁有40% 而三名兒子則每人擁有20%。

 

2. 我剛收到自己和父母共同擁有的物業之物業稅報稅表(B. I. R. 表格第 57 號)。我母親在 2022 年 8 月 1 日去世,請問我應怎樣填寫該 2022 / 23 年度之報稅表?

2. 我剛收到自己和父母共同擁有的物業之物業稅報稅表(B. I. R. 表格第 57 號)。我母親在 2022 年 8 月 1 日去世,請問我應怎樣填寫該 2022 / 23 年度之報稅表?

該物業的業權會因閣下母親的身故而有所改變。

 

如閣下和父母是有關物業的聯權業主(長命契),母親所佔的業權會自動轉給閣下和父親。稅務局會用閣下和父親的名義開立一個新的物業稅檔案來分辨新業權(兩名業主)和舊業權(三名業主)。

 

如有關物業是一個分權擁有的物業,母親所佔的業權便會轉到她遺囑內指定或按無遺囑承繼法所規定的受益人。同樣,稅務局會用閣下父子兩人以及處理遺產的代表 / 執行人的名義,開立一個新的物業稅檔案來分辨新舊業權。當有關業權正式轉給該受益人,便會用閣下父子兩人以及該受益人的名義,再開立另一個新的物業稅檔案。

 

稅務局將會發出兩份2022/23課稅年度的物業稅報稅表。在發給舊業權業主(即母親去世前)的報稅表上,閣下應申報由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8月1日的租金收入總額;在發給新業權業主(即母親去世後)的報稅表上,閣下應申報由2022年8月2日至2023年3月31日的租金收入總額。

 

但若果有關物業只由閣下和母親聯權擁有,在母親去世後,閣下(作為唯一在生的業主)便會由2022年8月2日開始擁有該物業的全部業權。由於全權擁有物業的租金收入須在個人報稅表(B.I.R.60)申報,閣下應在B.I.R.60申報2022年8月2日至2023年3月31日所收取的租金收入。

 

3. 我的父母聯權擁有一個物業,但他們不能書寫,他們如何簽署報稅表?

3. 我的父母聯權擁有一個物業,但他們不能書寫,他們如何簽署報稅表?

如業主不能書寫,可在一位已年滿 18 歲人士的見証下,以印章、手指模或標記(例如:「 x 」)簽署。見証人亦須在旁邊簽署並寫上其姓名、身分證號碼及簽署日期。

 

又或如果閣下持有業主的書面授權書,就可以代業主填寫物業稅報稅表。閣下如首次擔任業主的代理人或代表,應把有關授權書和書面授權書的副本隨報稅表一倂提交,列明代理人的詳情,包括:姓名、香港身份證號碼 / 商業登記號碼、通訊地址,以及開始和停止成為代理人的日期(如知悉)。

 

4. 我倆夫婦將一層樓宇和一個車位一併租給同一租客,租金以總數收取,但我們分別收到兩份物業稅報稅表,我應怎樣填寫報稅表的第 4 部分?

4. 我倆夫婦將一層樓宇和一個車位一併租給同一租客,租金以總數收取,但我們分別收到兩份物業稅報稅表,我應怎樣填寫報稅表的第 4 部分?

兩份物業稅報稅表都必須填妥並提交。閣下可參考差餉物業估價署向該樓宇和車位所發出的差餉單上的「應課差餉租值」,然後把租金總數分攤為兩份。

 

5. 我倆夫婦共同擁有一層樓宇和一個車位,我們將樓宇租出並收取租金,但車位則用來停泊我們的自用汽車。我們收到的物業稅報稅表內所述的地址包括樓宇和車位,我應怎樣報稅?

5. 我倆夫婦共同擁有一層樓宇和一個車位,我們將樓宇租出並收取租金,但車位則用來停泊我們的自用汽車。我們收到的物業稅報稅表內所述的地址包括樓宇和車位,我應怎樣報稅?

如果一個物業單位包括樓宇和車位,而部分地方作出租用途,閣下可在報稅表的第 4 部分的頂部,在「 有 」旁邊的空格 內填上「✓」號,並將樓宇租金收入填報在第 4. 2 部分。

 

個人入息課稅(在某些情況下提供更多稅項寬減)

IV. 個人入息課稅(在某些情況下提供更多稅項寬減)

甚麼是個人入息課稅?

按《稅務條例》所徵收的直接稅有三種,分別為薪俸稅、利得稅和物業稅。個人入息課稅並非一種稅收項目,而是為某些納稅人提供一項稅務寬減的安排。適用人士包括須繳交利得稅及 / 或物業稅及 / 或薪俸稅的納稅人。但如有關納稅人只須繳交薪俸稅,便毋須選擇個人入息課稅。

 

個人入息課稅如何提供寬減

經營業務以賺取利潤的東主 / 合夥人,和出租物業以賺取租金的業主,均須按標準稅率繳納利得稅及物業稅。有關人士可透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稅以申索下列扣除項目及免稅額,並可以按薪俸稅的累進稅率評稅。在評税內,已就應予評税的入息支付的任何税款將獲抵免。如已支付的稅款總額超過根據個人入息課稅須繳納的稅額,納稅人將獲退還超額款項。

 

扣除項目和免稅項目包括(非盡列):

  1. 為賺取物業收入所須支付的按揭貸款利息(可扣除額不得超過該物業的應評稅淨值);
  2. 認可慈善捐款;
  3.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自1998/99 課稅年度起);
  4. 居所貸款利息(自1998/99 課稅年度起);
  5. 在有關課稅年度內的業務虧損;
  6. 在個人入息課稅下承接過去年度的虧損;及
  7. 個人免稅額。

 

1. 誰人可選擇個人入息課稅?

1. 誰人可選擇個人入息課稅?

根據《稅務條例第41條,任何個人(但非法團或有限公司)如符合下列條件,便可選擇個人入息課稅: 

  1. 年滿18歲或以上,或未滿18歲而父母雙亡;及
  2. 通常居住於香港或屬香港臨時居民。

(註:就合夥業務,每名合夥人必須各自選擇個人入息課稅。)

 

就個人入息課稅而言: 

  1. 「通常居住於香港」指某人為明確的目的(例如教育、業務、就業或家庭等),自願選擇居於香港,並持續居於此地。該人是慣常及正常地在香港居住,以香港作為他 / 她日常生活的地方,並以香港社會一般成員身份在這裏生活。
  2. 「臨時居民」指符合下述情況的人士:該人在其選擇的課稅年度內曾在香港逗留一次或多次為期超過 180 天,或在連續兩個課稅年度內(其中一個是其選擇的課稅年度)在香港逗留一次或多次為期超過 300 天。

     

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必須以書面提出。閣下可填寫個別人士報税表 (B.I.R.60) 內的第7部分或填寫申請表 (I.R.76C)。

 

CREC Logo

不確定哪些社區法網頁面與您的情境相關?

使用社區法網智能推薦系統!


開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