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4. 如被告是以詐騙或欺詐手段取得同意,會怎樣?

如被告欺騙受害人有關行為的性質及/或被告進行有關行為的本意,受害人便不是真正同意有關行為。

 

舉例說,被告欺騙受害人,令受害人以為被告會示範急救技巧,但實際目的是性侵犯受害人,而有關性侵犯確有發生;被告錯誤地陳述有關行為的本意,意味著受害人不是在真誠及知情的情況下同意有關行為,這便構成猥褻侵犯。類似的情況包括某人訛稱自己是醫生,並獲同意進行親密的身體檢查,但若受害人得知真相,根本不會同意進行有關行為。